《最大的书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最大的书》教学设计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最大的书》教学设计1【教学设想】
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。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,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。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,有波浪奔腾的足迹,有丰富的矿藏,还有由树叶、贝壳、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,大陆的沉浮,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。显然,这本最大的书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。如何把这篇偏重科学知识的文章上出语文味来,在培养学生关注科学,探索自然意识,获得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的同时,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,识好字,读好文,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?在本课第二课时中,我打算从叔叔说的岩石就是书啊!你看,这岩石一层一层的,不就像一册厚厚的'书吗?这句话入手,跟着川川去刨根问底,从叔叔的话中去探索这本最大的书的奥秘。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,让学生朗读、感悟、想象、探究,了解岩石这本最大的书,体会文中的情感,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。
【教学目标】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。
3、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,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、探索自然的意识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复习引入,激趣质疑
1、这节课,让我们继续来学习《最大的书》。齐读课题。
2、复习词语。
3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,你们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?
二、找出问句,读好对话
1、为什么觉得川川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呢?
2、交流。
3、快速读读课文,把川川提的问题找出来:
师生对读──同桌对读。
边读边想,从叔叔的话里,你解决了哪些问题?知道了什么?
三、朗读感悟,刨根问底
1、爱刨根问底的川川们,从叔叔回答的话里,你知道了什么?
指名回答。
2、汇报交流:
⑴ 解决第一个问题:哪里有书啊?
交流,指导朗读。
⑵ 解决第二个问题:书里有字吗?(2和3随机调控)
① 出示第六小节。
② 你知道什么是书里的字呢?
③ 课件出示图片。指导朗读。
④ 看到这么多藏在岩石中的字,你想说些什么? 指导朗读
⑶ 解决第三个问题:这上面有图画吗?
① 课件出示化石,结合学习课后资料袋
② 指导朗读:
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就这样在岩石这本书中保存到了现在,成了书中最美丽的图画,真神奇!谁再来读一读?
⑷ 想象朗读,解决第四个问题:这能说明什么呢?
① 师范读。
② 听着叔叔的解释,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,你想说些什么?
③ 多么神奇的变迁啊!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这神奇的现象展现在大家眼前?
⑸ 第五个问题:读了岩石书有什么用呢?
① 引读第十二小节
② 川川听了叔叔的话,会想些什么呢?
③ 指导读最后一小节。你能猜出他长大后想干什么吗?
四、拓展实践,课文延伸
1、今天,我们跟着川川去爬山,去刨根问底,从叔叔那里知道了有关岩石这本最大的书里的很多知识。你想对川川说些什么吗?
2、是啊!正是由于川川充满了好奇心,爱刨根问底,才能从有学问的叔叔那里获得这么多知识呢!
3、继续刨根问底:听了叔叔的介绍,你的脑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?
4、这么多的问题,一个接着一个,你们也会刨根问底了!老师向你们推荐几个网站,还可以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哦!
5、小朋友们,不仅仅岩石是一本书,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藏着奥秘的书呢!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书呢?
是啊!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啊!在这些书里,藏着无穷的奥秘,让我们用心去观察,用眼睛去发现,多问一个为什么,学好眼前的这些书,长大了才能去读懂大自然中一本又一本的书!
五、写字指导
1、今天,我们还要来写写这几个字呢!
出示:质 厚 底
2、谁来读一读这三个字?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?
3、再来观察一下这三个字,你发现了什么?哪个字需要老师的帮助?
底:老师指导,边讲解,边范写,学生书写。
厚、质:学生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,师范写,学生书写。
《最大的书》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
知识与技能:
1、会认10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读好人物的对话。
3、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,培养从小关注科学、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。
过程与方法:
1.准确把握人物心理,读好人物对话。
2.通过收集资料,了解一些地质勘探问题。
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: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、热爱、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。
学习重点:认字写字,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。
学习难点: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。
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与方法:
1.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,边读边悟人物心理,分角色读好人物对话。
2.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和补充课外资料,以及推荐课外读物的方式来达到此目的。
教学手段:
1.通过自学、小组合作,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。
2.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。
课时安排:2课时
第一课时
学习内容:
1.会认10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读好人物的对话。
学习课型:识字
学习重点: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。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学习难点:正确书写本课的'生字词。
学习过程:
一、导入
1、依题激疑:你们读过书吗?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?(板题)课题中的“书”为什么加上引号?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?
二、初读
1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,读准字音,把课文读通读顺,识字生字。
2、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。分段合作读文,互相检查读文情况。教师巡视吸收反馈。
3、教师出示生字卡片,开火车读,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。同时,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、字形等相关内容。如:“册”是平舌音;“ ……此处隐藏22507个字……么大的变化,现在请同学们起来跟老师一起做动作。
四、学习1113自然段
1、刚才,我们和川川一起读了岩石书中的字和画,那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?川川总爱刨根问底,想问个明白,同学们,你们愿意帮助川川解决这个问题吗?
2、现在,你就是叔叔了,快来读读第12自然段,等一会来告诉川川吧!(生读)
3、哪位叔叔愿意告诉川川呢?(生说)师提醒省略号的作用。
那你们知道,读了这本岩石书,还能帮助我们找到哪些宝藏吗?(生说)
4、是啊!找到很多很多,所以说这本书的用处可大哩!谁愿意当叔叔再来读一读这段(指名齐读)
5、川川听了叔叔的话,高兴极了,那我们和川川一起学了这么多的知识,你高兴吗?那请你高兴地来读一读最后一段(练习指名朗读)
五、总结
1、同学们,川川读懂了这本岩石“书”,知道了书中有字和画能告诉我们地球爷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而且还知道读懂了这本岩石“书”,能帮助我们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。所以说,这岩石书真是一本(齐读课题)
你读懂了吗?你读懂了什么呢?快把你的收获和同桌说一说吧(交流,指名)
2、同学们,想不想再来翻翻这本最大的“书”?(男女生分角色齐读,师旁白)
3、你能猜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?
4、师总结:教师告诉大家,大自然其实是一本读不完的书,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奥秘呢!老师希望大家长大后和川川一起走进大自然,去了解其中更多的知识,好吗?
六、识字,指导写字
1、读懂了岩石书上的字和画,老师把字写出来了,看看你会不会读。
重点:单个字“册”“质”“ 刨”→(刨根问底)组词,理解(川川总在问他,想问个明白)
2、写字:出示“铁”
①读
②看看“铁”是怎么记住的。
③组词
④观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?
⑤指导练习展示
⑥“岩”字自己写。
七、结束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,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不少,回去以后把你收获到的跟你的家长或你的朋友说一说,让他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好吗?
板书:
19、最大的“书”
字 地球发生了变化
画
《最大的书》教学设计15【学习目标】
1· 认识“勘、岩”等10个生字。
2· 认识“岩石”,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。
3·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4·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,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、探索自然的意识。
【学习重难点】
重点:认识“岩石”,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。
难点: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,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、探索自然的意识。
【教学准备】
课件,学生课前搜集岩石的相关资料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
同学们,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,要想学好这篇课文,先得学会这课的生字,你们有信心吗?
二、自读课文,认读生字
要求: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,把字音读准,把课文读通顺,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,连成词多读几遍。
待会儿请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,看谁的小老师当得最出色。
1、自读课文,认读生字。
2、检查自读情况:
⑴ 谁愿意当小老师代着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词?(课件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)
⑵ 去拼音随机抽读。(“我指你读”)
三、由题质疑,自主研读
理解“书”为什么要加上引号。
过渡:同学们生字认得真不错,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叫──最大的“书”(板书)
师生再次齐读。
1、读了这个课题,你们有什么发现吗?(“书”为什么要加上“ ”号)
2、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,看谁最先知道“书”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?
3、学生默读汇报:
出示:岩石就是书啊!你看,这岩石一层一层的,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?
4、出示:岩石就是书啊!
谁来读读这句话?(三人)齐声再读这句。
5、读后质疑:
读了这句话,你们有什么疑问吗?
这本书里有什么?(有字吗?有图画吗?)
读了这本书,我们会知道什么?
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?
你们都是勤学好问的孩子,课文中的小朋友川川和你们一样,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,想弄个明白,这就叫──刨根问底。
四、细读课文5~12自然段,合作探究
爱刨根问底的你们就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,选择你们喜欢的读书方式,选择你的学习伙伴,读一读课文的第5~12自然段,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。
1、合作研读,小组内交流。
2、汇报解决:
⑴ 书里有什么?(文字和图画)
① 指名从文中找出书里的文字和图画。(雨痕、波痕、矿物、树叶、贝壳、小鱼)
② 分别指名读。各一个,愿意读的一起读。
③ 教师点拨:
平常我们在读书时,都是通过书里的文字和图画获得了知识,今天我们读了岩石这本书中的文字和图画,也一定会有收获。
请同学们不出声地再读一读这部分课文,一边读一边想,读了这本岩石书中的文字和图画,你知道了什么?
④ 默读课文,深入思考。
⑤ 交流:
适时出示:“它告诉我们……这座山。”(配音乐,课件展示这一变化过程)
⑥ 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?
⑦ 有感情地读这段话,读出自己的.感受:
瞧咱们的地球爷爷真像个魔术师,在亿万年间竞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⑧ 你们也很了不起啊!既能不懂就问,又能合作解决自己的疑问,老师看到你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解决问题的兴奋的笑容。能将你们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?
选择读书伙伴分角色读5~10段(出示)
A、学生分角色读(请2~3组)
B、师生合作读:
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感染了,我可以和大家合作吗?
C、学生集体分角色读。
⑵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?
课内外结合。
五、拓展实践,课外延伸
1、同学们,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“书”。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什么?
⑴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。
⑵ 猜一猜,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?
2、爱动脑筋,勤学好问的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呢?
孩子们,日月星辰,风云雷电,山川树木,花鸟虫鱼……大自然其实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,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神奇奥妙的知识,你们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,一起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吗?
文档为doc格式